路由升级:更好的网络环境
最近趁着双十一攒了一台主机和一台蒲公英X1之后,原来的路由接口已经不够用了,又不想接交换机。想着上次组装NAS的时候还剩下一个ITX小机箱,就利用这个小机箱组装一台软路由,既可以提高路由的性能,又可以尝试一下原生的openwrt系统。
当前拓扑结构
原来的网络拓扑图结构:
目前家里连接了两个路由,一个小米路由Pro,一个小米路由mini:
小米路由Pro为主路由,3个千兆LAN口和一个千兆WAN口,WAN口直接连接光猫,LAN口直连NAS、PC主机。
小米路由mini刷了Pavadan固件,2个百兆LAN口和一个百兆WAN口,目前为AP模式,充当一个交换机使用。
为什么会单独接入一个百兆路由呢?因为如果只使用小米路由Pro的时候,HomePod的HomeKit就会出现异常,一直无法联动Home Assistant,而接入一个百兆路由一切就正常了。后来也打过日志和Debug源码就是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…
无线接入点(AP)模式:连接到外部有线/无线路由器并且提供无线网络共享。 该模式下 NAT、防火墙、UPnP、DHCP 服务不可用,并且 WAN 端口直接连接到 LAN 端口。
软路由配置
某宝看了一圈,J1900双网口的贵出天际,本着捡垃圾的原则选择了一块D2550的工控双网口主板,有两个千兆口和一个SATA口,但是只有DDR3内存插槽,不支持V-TX虚拟化和AES指令集:
具体的硬件:
硬件 | 价格 |
---|---|
主板 D2550 ITX | 100 |
内存 2G 1333 DDR3 | 20 |
电源 12V5A DC直流 | 20 |
硬盘 台电 60G | 60 |
顺便还把笔记本拆下来的无线网卡插了上去。所有的硬件一共用了200块钱,和一台路由器差不多的价钱但是性能却翻了倍,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新的拓扑图
接下来就是考虑新的拓扑图如何连接了,因为需要新的交换机,百兆路由就可以撤下来了,突然想到还有一个矿渣新路由3,可以做一个双机热备。
新的网络拓扑图:
双机热备
因为是一块二手主板,担心软路由的稳定性,怕这块主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坏了,所以需要另一个路由的冗余。双机热备的思路很简单:
电信的光猫有一个百兆LAN口和一个千兆LAN口,新路由和软路由同时接入光猫,并且同时再接入到交换机中。NAS建立一个定时任务,每5分钟ping一下软路由,如果软路由不幸宕机则立即切换到新路由上面,因为小米智能插座使用的Zigbee协议,不会因为路由的问题导致失联,所以可以通过智能插座控制哪一个路由的开启与关闭。
这样两个路由初始化时需要设置LAN口为同一网段,并且手动设置DHCP静态IP,虽然麻烦一些,但是这样上游路由的更换并不会影响到下游设备之间的通信。
刷入LEDE
刷入LEDE很简单,BIOS已经破解了可以直接刷入64位的,下载好固件后直接在PE环境下使用physdiskwrite
软件写入硬盘就可以了。
重启后稍等之后就可以进入到LEDE的后台管理页面,默认为192.168.1.1
,将光猫接入WAN口就万事大吉了:
因为更换了主路由静态IP也更换了,所以剩下要修改Home Assistant的一些配置,简直是一个大工程…🤭
最后
这样子小米路由Pro的性能完全被浪费了,似乎可以挂闲鱼再收一个K2T单独做个AP? (逃
🥳 加载Disqus评论